一、现状
1、集中供暖地区--高能耗、高污染、高浪费—惊人的大锅饭
l全国1/4的煤被用于取暖。
l山西的煤只够50年开采了,我们的子孙用什么来取暖?
l烧煤取暖,每年产生数千万吨的粉尘污染(二氧化硫),使我们广大北方地区的天空和大地变成“昏天黑地”。
l由于集中供暖地区的供应体制是典型的大锅饭,按面积交纳采暖费(目前国家没有按成本全部由老百姓承担的,其中有相当部分是国家财政贴补),老百姓存在普遍浪费现象,开高温、开着窗户取暖等。
l大概有8%左右的人有两套以上住房,同样在享受着国家的暖气补贴政策。这部分人多占了国家的财政公共资源。
l70%以上的住宅集中供暖系统是串联结构,整幢楼要开全开,要关全关;这种结构的弊端,无法制约个别恶意拒交采暖费用的用户(无法个别关闭)。据调查个别小区甚至有80%多年不交采暖费,但还在享受着暖气。
l政府在《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》中明确提出,在2010年以前要基本完成采暖按户计量收费的工作。由于每户智能独立计量供暖,蒸汽热能计量难度极大,系统复杂,投入较大,推广极慢,新建住宅部分使用,老房子改造目前不到10%。目前仍按面积收费,缴费面积内放开使用,无法控制浪费和节约。
l由采暖费用引起的纠纷呈逐年递增趋势,因采暖引发的群众集体向政府示威每年均有发生。
综上所述,目前我们北方地区集中供暖最致命的缺陷在,按面积计量收费,在面积内放开使用,节省个人无直接好处;浪费没有处罚(不增加费用)。这种收费方式造成的不良后果是极其严重的:
1)、温度基本不控制,尽量开高。
“不开白不开”。还有怪事发生:开着窗户取暖;更有甚者开很高温度,偶尔开电风扇降温。即使出台法律,限制温度。但实际执行难度极大。这牵涉到监督和执行的很多难点。
2)、长开不关。
人走不关;长期不住人的房间也开;不常呆人的地方也长开不关(客厅、厨房)或者开高温不减。
仅此一项,每年浪费的能源,保守估计在数亿吨标准煤。
笔者认为解决思路是: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,计量,用多少(热能量),个人支付多少费用。
电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,即离即关。还听一个朋友讲,有位亲戚傍晚出门访友,走到小区门口,忽然想起家中厨房电灯未关,马上折回,不怕辛苦爬上6楼关灯。因为电费是自己的。相信这样的例子会很多。
但问题是蒸汽热能量是极难以计量的产品。涉及温度、压力、气体流量的复合计量。投入巨大,结构复杂。
所以为了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,必须寻找一种新的采暖方式。
2、非集中供暖地区(使用压缩机空调取暖地区)--低能效、高浪费、不舒适
l在发达国家压缩机空调只是用于制冷,压缩机空调的制冷效果,通过冷媒,可以把能量放大3倍以上,1000W的功率可以产生3000W的制冷量;但是它的逆向效果极差,在低温天气,压缩机空调热效率极低,比正常降低70%-80%左右。压缩机空调的工作原理是:通过冷媒,把室外环境中的热能量转移到室内,在温度极低的室外环境中,热能量极少,无能量可供转移,因此,需要电加热把环境温度加热,再进行热转移,热效率极低。
l使用压缩机空调,在环境温度低于5℃以下时,热效率只有20-30%,-8℃以下压缩机空调不能工作(根据不同品牌略有差别)。
l在使用压缩机型中央空调单位,在低效能的基础上,还存在巨大的浪费。全开全关,有人无人一个样。据保守估计,每年空开浪费的能源在200亿度。
3、补充取暖产品同样是—高能耗、低效率、不舒适
l油町、石英管、发光浴霸等补充取暖产品,其共同特点是,普遍功率大,局部高热,顾及空间小(在一个平方米以内)。结果是:高能耗、低效率、不舒适。
l不要小看这些补充取暖产品,因为使用极为普遍,在集中供暖地区的供暖期之前和之后各一个月中,非集中供暖地区的局部(如浴室等),每年用掉的电能约为800亿度
二、市场急切呼唤一种新型的采暖产品:要能够克服目前取暖产品使用中的致命缺陷,就是:集中供暖地区的可控性差、浪费和污染严重等,非集中供暖地区的能效低、浪费严重、舒适性差等问题。